10月26日下午,中國·河南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裝備制造先進技術成果發布及對接專場(許昌專場)在鄭州舉行。省政協副主席錢國玉致辭,市委書記胡五岳,市長史根治,省科技廳副巡視員蘇寧,市領導丁同民、趙文峰、王志宏、趙淑紅、張巍巍參加。
德國國防部原部長、魯道夫沙爾平戰略咨詢交流股份公司董事長魯道夫·沙爾平,德國史太白管理和技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雷納·格隆,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李和章,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可靠性和微集成研究所博士米登多夫,德國達姆施塔特應用科技大學校長拉夫·斯滕格勒,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鄒士平等84名國內外高層次嘉賓參加會議。
錢國玉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河南省情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特別是對外開放、創新發展等情況。錢國玉指出,本次大會裝備制造先進技術成果發布及對接專場之所以交由許昌市政府承辦,是因為許昌市擁有較為雄厚的工業基礎,工業競爭力位居河南省第三,以電力裝備為首的裝備制造業擁有上千億元的產業規模,是全國重要的電力裝備生產基地。近年來,許昌市大力加強與德國的合作,通過引進德國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推動產業特別是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加速發展,用“許昌速度”對接“德國質量”,被工信部授予中國第8個、河南省首個中德(許昌)中小企業合作區,目前正在朝著建設“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的宏偉目標闊步前進。他表示,河南將乘著中國繼續擴大開放的東風,以更加自信的精神、更加積極的姿態、更加高效的服務,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我們愿在擴大開放、創新合作中與各方分享出彩機遇,與大家攜手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真誠希望海內外投資者更加關注河南,熱忱歡迎各位有識之士到河南投資興業,共創共享河南繁榮發展的美好未來。
史根治代表許昌市委、市政府向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向與會嘉賓熱情推介許昌。史根治說,近年來,許昌致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先后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合作關系,特別是與德國建立了良好合作機制,已成為河南省對德合作的“橋頭堡”。同時,許昌工業基礎雄厚,以電力裝備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2018年產業規模超過1200億元。尤其是今年,我們以建設“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為目標,謀劃了智能電力裝備等九大重點新興產業,力爭在3到5年內打造6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梢哉f,深入推進與國內外的經濟技術合作,許昌基礎扎實、優勢突出、空間廣闊。誠摯邀請國內外企業家和朋友到許昌考察指導、投資興業、共贏未來。許昌也將持續優化創新創業和營商環境,著力打造河南省開放創新和跨國技術轉移的合作典范。相信只要攜手共進、深化合作,我們一定能夠開創互利共贏的美好明天。
魯道夫·沙爾平向會議召開表示祝賀,并高度評價了河南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他說,歷史表明,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后。國際合作和貿易是全球發展的主要基石,經濟全球化是全球發展的關鍵所在。本次大會是進一步促進開放式跨國合作的典范,為河南密切國際科技交流合作、鏈接全球創新資源提供了良好平臺,將對河南引進更多國際高端研發機構、高水平人才和先進科技成果發揮重要作用,進一步促進河南經濟高質量發展。
許昌專場是中國·河南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的活動之一,由河南省科技廳、許昌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在許昌專場活動現場,共簽約項目(協議)14項,其中我市簽約8項,包括許昌市人民政府與北京理工大學簽訂的共建北京理工大學河南阻燃材料研究中心合作協議,許昌市對德經濟技術領導小組辦公室與SBB容器制造有限公司、魯道夫沙爾平戰略咨詢交流股份公司簽訂的緊密合作伙伴關系框架協議等,共達成技術交易金額2.65億元。
中科院常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所長王容川、米登多夫、雷納·格隆分別圍繞“智能制造技術發展趨勢”“技術轉移德國實踐和經驗”“史太白在全球開展技術轉移情況”進行了分享。拉夫·斯滕格勒等德國的大學、企業和許昌有關方面代表,圍繞“德國與許昌的經濟技術合作及未來發展”進行了主旨對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科技發展處處長鄧國慶發布了中科院先進制造技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