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許昌市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許昌市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的實施方案〉的通知》(許依法行政領〔2019〕2號)精神,確保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以下統稱“三項制度”)在全市統計系統全面推行,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著力推進統計行政執法透明、規范、合法、公正,堅持依法規范、執法為民、務實高效、改革創新、統籌協調,全面提高統計執法效能。
二、工作目標
在全市統計系統全面推行“三項制度”,進一步健全統計行政執法公示制度機制,做到統計執法行為過程信息全程記載、執法全過程可回溯管理、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全覆蓋,全面實現執法信息公開透明、執法全過程留痕、執法決定合法有效,為推動統計事業持續健康有序、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法治保障。
三、工作任務
(一)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市縣統計部門依法及時主動向社會公開統計行政執法基本信息、結果信息,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不宜公開的信息,依法確需公開的,作適當處理后公開。發現公開的統計行政執法信息不準確的,及時予以更正。統計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要接受統計調查對象和社會監督。
(二)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通過文字、音像等記錄形式,對統計行政執法的啟動、調查取證、審核決定、送達執行等全部過程進行記錄,并全面系統歸檔保存,做到執法全過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
(三)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重大執法決定作出前,要嚴格進行法制審核,未經法制審核或者審核未通過的,不得提交會議研究,不得作出決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市統計局全面推行“三項制度”工作領導小組,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連銀增任組長,調研員陳龍志任副組長,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局法規科,成員由各科(室、隊、辦、中心)負責人組成,具體負責“三項制度”日常工作??h(市、區)統計局也要成立相應組織領導機構,加強對全面推行“三項制度”的組織領導。
(二)保障經費投入。在統計工作經費中,要滿足統計執法裝備和開展執法工作所需經費。嚴格執行罰繳分離的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遵守財經法律法規和工作紀律。
(三)加強隊伍建設。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和法制審核人員的業務培訓。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和人員激勵機制,加強對執法人員的平時考核。建立和實施執法人員人身意外傷害和工傷保險制度,落實國家撫恤政策,提高執法人員履職積極性,增強執法隊伍穩定性。
(四)加強督導檢查。加強推進力度,把“三項制度”落實情況列入重點督查督辦內容,納入年度工作績效考核內容。市統計局將對各縣(市、區)工作進展情況開展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對推行“三項制度”工作表現突出、效果顯著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揚獎勵,對推行“三項制度”不力的及時督促整改,確?!叭椫贫取痹诮y計系統全面落實到位。
附件:1.許昌市統計局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試行)
2.許昌市統計局統計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試
行)
3.許昌市統計局重大統計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
度(試行)
附件1
許昌市統計局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試行)
第一條 為規范統計行政執法行為,提高統計執法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統計執法工作的知情權和監督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做好統計執法公示工作,應當依法向社會公開有關統計執法信息,統計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應當主動表明身份,接受社會監督。
第三條 統計執法公示應當遵循合法、便民、準確、及時的原則。
第四條 利用統計門戶網站對統計執法相關內容進行公示,執法公示信息應推送至信用建設平臺,實現公示信息互聯互通。
第五條 通過本級政府門戶網站或本單位網站公示下列內容:
(一)本單位的職責、權力清單、責任清單、隨機抽查事項清單;
(二)承辦機構;
(三)本單位的統計執法人員;
(四)投訴舉報的方式和途徑;
(五)辦公電話、通信地址、電子郵箱、網址等;
(六)其他依法應當公示的內容。
第六條 本單位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要求編制,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行政權力事項名稱、類型、依據;
(二)行使主體;
(三)執法程序(行政處罰外部流程圖);
(四)監督方式等。
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要求編制,應當包括抽查事項、抽查依據、抽查主體、抽查對象、抽查內容、抽查比例和頻次等內容。
第七條 統計執法人員現場執法應當主動出示執法證件,公示身份。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現場執法應當出示相關執法文書的,統計執法人員應當依法出示。
第八條 按照國家、省、市“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相關規定,及時向社會公布“雙隨機”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
第九條 未公示的統計執法信息,執法具體事項涉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法向本機關提出申請,獲取相關信息。
第十條 建立健全統計執法信息發布保密審查機制,明確審查的程序和責任。
統計執法公示前,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及其他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對擬公開的統計執法信息進行審查。
第十一條 行政執法公示不得公開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相關內容。但是經權利人同意公開或者本機關認為不公開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響的涉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相關行政執法信息,可以予以公開。
對統計執法信息不能確定是否可以公開的,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報有關主管部門或者同級保密工作部門確定。
第十二條 發現已經公示的統計執法信息不準確的,應當及時進行糾正。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證據證明本機關公示的與其自身相關的統計執法信息記錄不準確的,有權要求本機關予以更正。本機關無權更正的,應當轉送有權更正的機關處理,并告知申請人。
第十三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公示內容要求說明、解釋的,做出公示的機構應當做好釋疑和解答工作。
第十四條 因新頒布或修改、廢止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引起統計執法公示內容發生變化的,應當在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生效或廢止后及時更新相關公示內容。
因本機關執法職能調整引起統計執法公示內容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作出調整。
第十五條 本機關違反本規定,對應當公示的行政執法內容沒有公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行政處理。
第十六條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附件2
許昌市統計局統計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試行)
第一條 為進一步規范統計執法程序,實現統計執法全程留痕、可追溯,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保障統計行政相對人和統計執法檢查人員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全市各級統計局在實施統計執法檢查時,適用本制度。
本制度所稱統計執法全過程記錄,是指各級統計局在統計執法整個過程中,通過執法文書(含電子數據)文字記錄和拍照、錄音錄像、視頻監控等方式,完整記錄統計執法全過程情況的活動。
第三條 統計執法全過程記錄工作應當堅持客觀全面的原則,根據統計執法記錄的需要,安裝、配備音像記錄的儀器和設備。
第四條 各級統計局依法啟動統計執法檢查、立案、登記保存、行政處罰等執法活動,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履行相關審批程序。
第五條 各級統計局在現場統計執法檢查時,應按照下列規定做好記錄:
(一)執法人員在開展調查和檢查時,應當在相應筆錄中對執法人員出示執法證件和當事人驗證執法證件及執法證件號碼的情況予以記錄,在案卷中應當附有執法人員的執法證件復印件;
(二)調查(詢問)當事人或者證人的,制作調查(詢問)筆錄等文字記錄;
(三)實施現場檢查的,制作數據現場檢查筆錄等文字記錄;
(四)實施登記保存的,制作登記保存通知書等文字記錄;
(五)依法制作證據清單等其他文字記錄。
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拒絕接受調查和檢查的,應記錄具體情況。
第六條 依法告知當事人、利害關系人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和聽證權的,應按照下列規定做好記錄:
(一)告知當事人、利害關系人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和聽證權時,應在告知書或者在調查(詢問)筆錄中予以記錄;
(二)當事人、利害關系人進行口頭陳述、申辯的,應制作陳述、申辯筆錄;
(三)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口頭放棄陳述、申辯的,應記錄具體情況;
(四)組織聽證的,制作聽證通知書、聽證筆錄等文字記錄;
第七條 調查(詢問)筆錄、現場檢查筆錄、登記保存清單、聽證筆錄、陳述申辯筆錄(口頭放棄陳述申辯記錄)等直接涉及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權利、義務的記錄,應由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簽字確認。
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拒絕簽字確認的,應當記錄具體情況。
第八條 依法作出統計行政處罰決定,應當制作統計行政處罰決定書,并由負責人簽署審批意見。經法制審核的,內部審批件上應當載明審核意見或者制作法制審核意見書;經集體審理討論的,應記錄集體審理討論情況。
第九條 送達統計執法文書,按照下列規定進行記錄:
(一)直接送達的,制作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簽收;
(二)留置送達的,在送達回證上注明情況,并以拍照、錄像、錄音等方式予以記錄;
(三)郵寄送達的,留存憑證和回執;被郵政退回的,記錄具體情況;
(四)通過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送達(統計行政處罰決定書除外)的,采取電話錄音、短信、截屏截圖、屏幕錄像等適當方式予以記錄;通過傳真方式送達的,還應在傳真件上注明傳真時間和受送達人的傳真號碼;
(五)委托送達的,在送達回證上注明情況;
(六)公告送達的,記錄公告送達的原因、方式和過程,留存書面公告,并采取截屏截圖、拍照、錄像等適當方式予以記錄。
第十條 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統計行政處罰決定,依法予以催告的,制作催告書予以記錄。
當事人不履行統計行政處罰決定,需要依法強制執行的,應當制作行政強制執行申請書,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十一條 除涉及國家秘密等不適宜音像記錄的情形外,對下列統計執法活動,可以進行音像記錄:
(一)受理統計違法行為投訴、舉報的;
(二)開展現場詢問(調查)、現場檢查、聽證等調查的;
(三)采用登記保存、留置送達的;
(四)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配合統計執法的;
(五)需要進行音像記錄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條 音像記錄制作完成后,應當建立臺賬,標明案號、當事人姓名或者名稱、承辦人姓名等信息,及時儲存到專用存儲器,并定期進行備份。按照有關規定,在統計執法檢查或者案件執行結束后,隨案卷一同歸檔、保管。
第十三條 統計執法記錄未按時歸檔的,責令限期改正 ;偽造、刪改、銷毀統計執法記錄的,追究直接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責任;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四條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附件3
許昌市統計局重大統計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試行)
第一條 為加強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保證統計執法決定的合法、有效,完善統計執法程序,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所稱重大統計執法決定法制審核,是指市統計局執法機構按照法定程序查處統計違法案件,在作出重大行政處罰決定前,由局法制機構對其合法性、適當性進行審核,提出書面審核意見,未經法制審核或者審核未通過的,不得作出決定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
第三條 本制度所稱重大統計執法決定,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統計執法決定:
(一)當事人涉嫌犯罪,需要移送司法機關的;
(二)需要追究鄉鎮級以上領導干部責任的;
(三)需要追究縣級以上部門工作人員責任的;
(四)依法應組織聽證的;
(五)需要將當事人列入統計嚴重失信單位的;
(六)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國家和省級行政規范性文件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條 執法機構依照法定程序調查統計違法案件結束,在作出重大統計執法決定尚未告知行政管理相對人前,應當將案件調查終結報告、自由裁量權行使情況說明、行政處罰預先告知書(文稿)、案件卷宗和其他有關材料提交至局法制機構進行法制審核。
第五條 法制機構應當對擬作出的統計執法決定及相關證據、依據等材料進行法制審核,并在內部審批件上載明審核意見或者制作法制審核意見書。
第六條 重大統計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的主要內容:
(一)是否屬于本單位的職權范圍;
(二)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鑿;
(三)適用法律依據是否正確;
(四)執法程序是否合法、到位;
(五)統計行政處罰裁量是否適當;
(六)執法機構是否超越或者濫用職權;
(七)其他依法應當審核的事項。
第七條 法制機構在收到重大統計執法決定及相關材料后,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審核完畢。因特殊情況需要延長期限的,經局分管法制領導批準,可適當延長法制審核時間。
第八條 重大統計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以書面審核為主,必要時可以向當事人了解情況,聽取陳述申辯意見,還可以會同執法機構調查取證。
第九條 法制機構對重大統計執法決定審核后,應當根據不同情況提出相應的法制審核意見或者建議:
(一)違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定性準確、適用法律法規和規章正確、程序合法、處罰裁量適當的,提出同意意見;
(二)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提出不予批準執法決定意見或者建議執法機構撤銷案件;
(三)違法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建議執法機構補充調查取證;
(四)定性不準、適用法律法規和規章不當的,提出修正意見;
(五)程序違法的,提出糾正意見;
(六)超出本局管轄范圍的,提出移送意見;
(七)違法情節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提出不予行政處罰意見;
(八)案件情節嚴重、情況復雜的,建議提交局領導班子集體審理討論;
(九)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提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意見。
法制機構的法制審核意見應當經局分管法制工作領導審批,必要時向局主要領導報告。
第十條 執法機構在收到法制機構的法制審核意見后,應當及時研究,對合法、合理的審核意見或者建議應當采納;有異議的,可以提請法制機構復核。法制機構對疑難、爭議問題,應當及時向局領導匯報并向政府法制機構或者有關監督機關咨詢。
第十一條 執法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作出重大統計執法決定前未按本制度規定報送法制審核,或者法制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未按程序予以法制審核,致使出現重大統計執法決定錯誤的,按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第十二條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2016年4月20日發布的《重大統計違法案件集體討論決定制度》(許市統字〔2016〕38號)同時廢止。